位置:
根力多再登河北新聞聯播:校企合作結碩果,哈茨木霉技術助力新質生產力騰飛
6月22日,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發布題為《【一線觀察】邢臺威縣:科技成果“扎根落地”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專題報道,聚焦邢臺市威縣通過“百校入威”工程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實踐成果。其中,威縣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憑借與南京農業大學的校企合作成果——哈茨木霉菌新型生物有機肥,成為科技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引發廣泛關注。
報道中提到,根力多的成功轉型源于三年前的一次“科技聯姻”。在威縣政府牽線下,企業創始人王淑平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團隊達成合作,將其歷時8年研發的“哈茨木霉菌產業化技術”引入威縣。該技術能有效改良鹽堿地、抑制農作物根部病害,顯著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哈茨木霉的產業化需要突破資金和設備的瓶頸。”王淑平在采訪中坦言。面對數千萬元的生產投入,威縣通過政策扶持和專項資金破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最終推動項目于2024年4月建成試生產。如今,根力多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木霉生產基地,預計年產微生物菌劑18萬噸,年利潤達5600萬元,成為生物農業領域的標桿項目。
根力多的快速發展是威縣深化產學研合作的縮影。近年來,威縣以教育部定點幫扶為契機,實施“百校入威”工程,推動21家本地企業與33所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通過政府搭臺、校企唱戲的模式,威縣逐步構建起“技術研發—中試孵化—產業落地”的創新鏈條,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注入強勁動能。
此次河北廣播電視臺的專題報道,不僅展示了威縣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的積極探索,更讓根力多的創新實踐走進公眾視野。報道播出后,哈茨木霉菌技術的應用前景和根力多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受到業內廣泛贊譽,進一步彰顯了河北企業在生物農業領域的領先地位。
未來,根力多將繼續依托“百校入威”平臺,深化與高校科研團隊的合作,推動更多農業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綠色發展貢獻“威縣智慧”。